农资行业不是寒冬,而是才刚开始繁荣
最近社区开了一个很热的的帖子:《农资市场的寒冬是不是已经到来?大家有什么好的应对措施或转型发展方向?》。我看到大家一片哀嚎,觉得日子不好过了,我却认为恰恰相反,农资行业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只是这个春天只属于专业的农资人。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农资销售本质上是2B的企业级销售,而现在农资市场大量充斥着2C的思想和方法。
企业都需要什么?企业级的用户一般都面临什么问题?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财会管理之类的我们不说,我们说两个跟农资有关的需求:融资需求,供应链管理的需求。
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农民真的需要吗?农场主他们不是没有这个需求,而是被隐形的满足了。在市场上,只要有需求,就会被供给满足。只是这个供给是显性,还是隐形的。你去研究所有的行业,这条规律屡试不爽。
比如融资需求。
说白了就是企业生产和销售缺周转资金,需要银行或者其他渠道搞钱。农场作为一个企业,也有这样的需求。现在是怎么被满足的?农资行业的痛疾,赊销不就是为了满足农场主的融资需求吗。种植行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压力必然大,只要利息合理,稍微有点头脑的农场主都会赊销。只要资金在他手里的效益高于利息,没到最后关头,即使有钱也不会还。而我实际观察到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农资行业的经销商不可替代,就是这个原因。经销商的作用完全不只是渠道作用和销售终端,渠道和销售终端已经过剩了。真正的核心作用是可以帮助农场主提供“贷款”,起到的是金融的作用。
再比如供应链管理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其实是一门大学问,这个角色不单单要非常熟悉企业的日常生产,而且要非常熟悉原料市场,包括最新的材料,最前沿的技术,吸收消化,然后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农场的供应链管理是指什么?就是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药多少药?什么时候该施什么肥多少肥?在农资界,我们叫农化服务,而供应链管理专家,就是农学家。农场主的这个需求被满足了吗?很明显没有。农资都是标准化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标准品,本质上是差不多的。什么时候用,以怎样的方式用,以及用多少,最终的效果却差很远。所以“农资”这个产品,不只是那个实物,背后的服务其实更重要。
现在农资市场,大家都搞促销,营销驱动,大规模地推,这是一个过时的思想体系下催生出的过时的玩法。当年永旺生命素的成功,就是营销的成功,现在这款产品已经销声匿迹了。拿卖快消品的思路来卖农资产品,注定是不可长久的。当然他们那时候的市场现状决定了当时他们是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可能了。这些手段都已经烂大街了,边际效益递减。果园或者农场本质上是企业级客户,农资是一种生产资料。现在农资行业遇到的困境归根结底是这种2C思维的困局。思想走进了死胡同,现实的执行当然也就举步维艰。重新认识农资行业,抛弃2C的思想,迎接新的春天。
农资人的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那农化服务里。只有成为一个农学家一样专业的农资人,才能拥抱春天。
农资行业不是寒冬,而是才刚开始繁荣!
- 上一篇:农业部: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民创业创新工程 7/27
- 下一篇:进口水溶肥:果树烂根?90%是这五大原因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