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互联网+农业”催生企业新业态
2017/7/8 11:40:58点击:
当今农业,正朝着新型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迈进。作为最为传统的农业行业,如何借助“互联网+”飞起来?
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全国上下正在谋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跨界融合,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新业态、新产业。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
因为,互联网和具有庞大体系的农业结合,必将出现很多新思路,新玩法,也将有大量非农行业的企业跨界而来。
下面介绍的六种新的经营模式,针对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现状,弥补短板,推进企业快速发展,更有实操意义。
1、物联网技术下的工业化种养殖
现在,精准农业已经在一些规模化农业企业得到应用,尤其是种苗培育、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
实施物联网项目后可实现环境的精准监测、工厂化育苗和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据测算,一年每亩地劳动力投入减少10个工作日,生产者劳动强度可降低20%左右,年均节约人工费用20%及以上。年均节水、节肥、节药10%及以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种养殖模式下,全程可追溯成为非常容易执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种养殖全过程都处于物联网监测和控制下,同时可进行全程数据采集,目前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就有了可靠依据。
2、扁平化物流交易集散模式
互联网信息的扁平化、透明化,正对应于传统农业的产业链长,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传统的层级批发模式带来的成本高企、物流损失、交流信息不畅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解决。
未来农产品互联网物流交易将出现两种主要方式:
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物流配送系统的大型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这种集散中心将集储运、批发、交易、拍卖等多种功能,依托互联网数据,实现实时行情交易。
另一方面是,以大宗交易为主的批发销售电商交易平台。就像阿里巴巴之于淘宝,农产品的大宗消费习惯,必将催生以大宗交易为主的电子交易平台。
3、农产品品牌化模式加速推进
淘宝出现之后,服装等早期触电品类快速涌现了一大批淘品牌,现在,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快速完成了传统农产品几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
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品牌农产品电商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由于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增长,物流成本的高企,目前电商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产品上,而这类产品有着天然的品牌依赖性,没能完成品牌打造的产品,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要兼顾农产品的消费习性、文化特色和互联网的个性化、分享性。
一方面,要做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怀的品牌。用故事性分享出去,用温度感动人,用情怀留住人。浙江省松阳县枫坪乡沿坑岭头村,生长着182棵百年树龄的野生柿子树,当地人称作”金枣柿“。而经过包装策划之后,这种天然柿子干变成了承载乡愁的“善果”,在网上快速热销,价格也飙升了十几倍。
另一方面,网络营销走到现在,品牌打造不一定非要从大传播开始,从身边的真实用户开始,用产品打动人,更能产生自然分享,打造忠实粉丝群。
4、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目前市场上农产品电商按照销售额可划分为四级梯队:阿里巴巴处于第一梯队,市场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京东、一号店和中粮我买网为第二梯队的代表,其中京东在第二梯队中规模最大,年交易额已超百亿;第三梯队销售额为1-10亿元;第四梯队的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内。
虽然目前阿里巴巴一家独大,第一第二梯队平台都属于全国性销售平台,但由于农产品无法避开的销售半径特性,垂直电商、区域电商将不断涌现,并形成特色盈利模式。
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出现四种:
第一,依托原有互联网优势扩张到农产品领域的电商平台;
第二,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形成的农产品电商平台;
第三,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自主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逐步扩张品类;
第四,个性化高端产品形成的小而美轻模式。
目前,形成成熟盈利模式的电商平台很少,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很多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人才、管理、技术上都不成熟,农业企业贸然转型投资,风险较高。
5、以数据为基础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
农业由于种养殖期长,市场预测偏差大,无论是农民还是农业企业,都很难对第二年的行情做出准确判断。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大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降低种养殖企业风险和生产型企业原料成本。
众所周知,每次猪周期的跌宕起伏,都会造成一大批农民和企业的亏损和盲目投资,通过大数据技术,不但可以将猪的生长情况全程监控,还可以有效了解出栏时间、对接商超、预期收益等。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都能够有效了解市场行情,让市场有序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猪周期的预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判断,研究出一个模型,建立信息系统,对行情的走向进行有效预估和预警,降低猪周期对企业和农民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研发,也将大大提高新产品的成活率。每年糖酒会,我们都能看到一大批新推出的食品或加工农产品,但其真正能活下来的却聊聊无几,大部分食品企业或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并没有很清晰的市场调研,通常是别人做什么跟什么。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和调研,能够更加有效的分析当前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点,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生命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让企业与客户实时沟通成为可能,不少农业企业的微信、微博平台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粉丝基础,基于成行的粉丝团,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调研,甚至发挥粉丝的力量参与产品研发,新产品也就有了更好的市场基础。
6、给农业更多可能的众筹模式
作为热度飙升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众筹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在农业领域运作众筹,尚属新鲜。
农业众筹可以发生于整个农业大链条的各个环节,从农业育种、农产品流通、生态农场、农业机械、生物肥料,然后到农业科技、农业金融。
农业众筹与电商存在本质区别。电商单纯是将现成的产品拿到网上卖,而农业众筹则是在产品形成之前就已经有了完整的创意,这种模式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和可选产品,为用户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新农业革新的有力手段。
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极有吸引力。此外,在传统农业和农产品流通模式下,农业产品主要是通过“经纪人—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进行销售,繁琐的环节使得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逐级增加。农产品众筹可实现按需制作,能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产销不对称等问题,还能解决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降低成本。
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全国上下正在谋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跨界融合,打造新引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新业态、新产业。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
因为,互联网和具有庞大体系的农业结合,必将出现很多新思路,新玩法,也将有大量非农行业的企业跨界而来。
下面介绍的六种新的经营模式,针对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现状,弥补短板,推进企业快速发展,更有实操意义。
1、物联网技术下的工业化种养殖
现在,精准农业已经在一些规模化农业企业得到应用,尤其是种苗培育、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
实施物联网项目后可实现环境的精准监测、工厂化育苗和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据测算,一年每亩地劳动力投入减少10个工作日,生产者劳动强度可降低20%左右,年均节约人工费用20%及以上。年均节水、节肥、节药10%及以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种养殖模式下,全程可追溯成为非常容易执行的解决方案,由于种养殖全过程都处于物联网监测和控制下,同时可进行全程数据采集,目前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就有了可靠依据。
2、扁平化物流交易集散模式
互联网信息的扁平化、透明化,正对应于传统农业的产业链长,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传统的层级批发模式带来的成本高企、物流损失、交流信息不畅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快速解决。
未来农产品互联网物流交易将出现两种主要方式:
一方面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物流配送系统的大型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这种集散中心将集储运、批发、交易、拍卖等多种功能,依托互联网数据,实现实时行情交易。
另一方面是,以大宗交易为主的批发销售电商交易平台。就像阿里巴巴之于淘宝,农产品的大宗消费习惯,必将催生以大宗交易为主的电子交易平台。
3、农产品品牌化模式加速推进
淘宝出现之后,服装等早期触电品类快速涌现了一大批淘品牌,现在,农产品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网络营销的力量,快速完成了传统农产品几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积累和宣传推广效果。
由于农产品整体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类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间,所以,未来品牌农产品电商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由于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增长,物流成本的高企,目前电商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产品上,而这类产品有着天然的品牌依赖性,没能完成品牌打造的产品,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企业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要兼顾农产品的消费习性、文化特色和互联网的个性化、分享性。
一方面,要做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怀的品牌。用故事性分享出去,用温度感动人,用情怀留住人。浙江省松阳县枫坪乡沿坑岭头村,生长着182棵百年树龄的野生柿子树,当地人称作”金枣柿“。而经过包装策划之后,这种天然柿子干变成了承载乡愁的“善果”,在网上快速热销,价格也飙升了十几倍。
另一方面,网络营销走到现在,品牌打造不一定非要从大传播开始,从身边的真实用户开始,用产品打动人,更能产生自然分享,打造忠实粉丝群。
4、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目前市场上农产品电商按照销售额可划分为四级梯队:阿里巴巴处于第一梯队,市场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京东、一号店和中粮我买网为第二梯队的代表,其中京东在第二梯队中规模最大,年交易额已超百亿;第三梯队销售额为1-10亿元;第四梯队的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内。
虽然目前阿里巴巴一家独大,第一第二梯队平台都属于全国性销售平台,但由于农产品无法避开的销售半径特性,垂直电商、区域电商将不断涌现,并形成特色盈利模式。
未来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出现四种:
第一,依托原有互联网优势扩张到农产品领域的电商平台;
第二,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形成的农产品电商平台;
第三,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自主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逐步扩张品类;
第四,个性化高端产品形成的小而美轻模式。
目前,形成成熟盈利模式的电商平台很少,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很多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人才、管理、技术上都不成熟,农业企业贸然转型投资,风险较高。
5、以数据为基础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
农业由于种养殖期长,市场预测偏差大,无论是农民还是农业企业,都很难对第二年的行情做出准确判断。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大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降低种养殖企业风险和生产型企业原料成本。
众所周知,每次猪周期的跌宕起伏,都会造成一大批农民和企业的亏损和盲目投资,通过大数据技术,不但可以将猪的生长情况全程监控,还可以有效了解出栏时间、对接商超、预期收益等。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都能够有效了解市场行情,让市场有序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猪周期的预测,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判断,研究出一个模型,建立信息系统,对行情的走向进行有效预估和预警,降低猪周期对企业和农民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研发,也将大大提高新产品的成活率。每年糖酒会,我们都能看到一大批新推出的食品或加工农产品,但其真正能活下来的却聊聊无几,大部分食品企业或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并没有很清晰的市场调研,通常是别人做什么跟什么。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和调研,能够更加有效的分析当前消费者真正的需求点,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生命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让企业与客户实时沟通成为可能,不少农业企业的微信、微博平台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粉丝基础,基于成行的粉丝团,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调研,甚至发挥粉丝的力量参与产品研发,新产品也就有了更好的市场基础。
6、给农业更多可能的众筹模式
作为热度飙升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众筹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在农业领域运作众筹,尚属新鲜。
农业众筹可以发生于整个农业大链条的各个环节,从农业育种、农产品流通、生态农场、农业机械、生物肥料,然后到农业科技、农业金融。
农业众筹与电商存在本质区别。电商单纯是将现成的产品拿到网上卖,而农业众筹则是在产品形成之前就已经有了完整的创意,这种模式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和可选产品,为用户提供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新农业革新的有力手段。
对消费者来说,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极有吸引力。此外,在传统农业和农产品流通模式下,农业产品主要是通过“经纪人—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进行销售,繁琐的环节使得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逐级增加。农产品众筹可实现按需制作,能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产销不对称等问题,还能解决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降低成本。
- 上一篇:磷酸二氢钾各作物使用技术手册 7/10
- 下一篇:果园洪涝后的处理方式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