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三道关”卡住农业面源污染
在璧山区河边镇的一处生态湿地里,水体经过沉淀后清澈透明 韩振 摄
半月谈记者 韩振
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造成河流污染、水质变差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市璧山区通过修建冬水田、生态湿地等办法,有效阻止了农业生产中的氨氮总磷污染河流,同时通过建立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对水质进行全方位监测,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质。
冬水田把住“第一关”
氨氮总磷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主要来自种植大户和散户施用的化肥。相对于种植大户,散户的农田比较分散,也缺乏规整,是污染防治的难点,对此璧山区探索实施“冬水田模式”,即通过田地长时间蓄水,让土地对氨氮总磷充分吸收后再予以排放。
半月谈记者在璧山区璧城街道四面山村看到,这里还没有开始春耕,数百亩由小块土地组成的稻田,四周被堆起来的泥土围着,形成一个土堰,里面装满了雨水。
“以前从秋收过后到次年春耕前,稻田里都是干涸的,下了雨的话,雨水会很快流到河里,也带走了土地未完全吸收的氨氮总磷。现在田里修了围堰,雨水能蓄住,氨氮总磷被土地充分吸收,再进行放水,就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璧山区生态河长办工作人员凯祥孟说。
据凯祥孟介绍,为调动农户修建冬水田,区里按每亩150元对农户进行补贴。激励之下,2018年全区发展冬水田3000亩,2019年增长至13900亩,今年,璧山区还将进一步推广。
四面山村的一些农户说,他们很早就了解冬水田有保墒、增肥效果,但是以前没有激励,村民不愿意做。如今有了补贴政策,村民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还保护了环境。
生态湿地构筑“第二关”
农村种植大户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鉴于其地块相对集中,璧山区采取在种植基地下游地区修建生态湿地的办法,减少氨氮总磷的排放量。
璧山区河边镇有一条跨境河流,以前河水污浊,臭气熏天,水质为劣五类。这条河上游没有养殖场和化工企业,当地一度对这般污染不得其解,后来才发现是因为几个蔬菜种植大户造成的。
半月谈记者在河边镇浸口村和新四村交界处看到,两家种植大户的上百亩蔬菜基地里,种着白菜、油麦菜等蔬菜,蔬菜基地距离河流只隔一条马路。“过去,蔬菜基地里的水,直接通过暗沟排到河里,导致河里的氨氮总磷超标。去年7月,我们在蔬菜基地下游修筑了梯级生态湿地,把基地里的水在湿地里截留一段时间后再排放,如今河流水质达到了3类。”河边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周贤云说。
这里的生态湿地由数个梯级小水池组成,基地里的污水首先排至高位水池,经沉淀后再逐级排放至低位水池。水池里,种有睡莲、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并有鱼儿游动。从高往低,水池的水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高处的水污浊发黑,低处的水清澈透明。
据璧山区生态河长办公室主任胡声权介绍,全区自去年11月份开始逐步推广这种治理模式,要求种植大户拿出种植总面积的5%至8%建设生态湿地,区财政按每亩地2000元予以补贴,目前全区已建成生态湿地5000亩,共计400多个。
大数据管理平台撑起“第三关”
“以前由于没有建立台账,上面对下面的污染状况不了解,甚至村干部对村里情况都不了解,污染防治工作不能顺利展开。”胡声权说,去年璧山区投入1500万元,建立了璧山区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污染点源设立了观测点,将全区污染状况清楚掌握。
胡声权介绍,璧山区将全区21类污染源,纳入动态监测管理体系,除了在这些地方安装相应观测设备,还安排了3000多名巡查人员定期到现场巡查。巡查人员将相关的数据、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至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随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去年12月16日,璧山区大路街道巡查员王世勇在巡查时,发现辖区内的石道槽堰塘有漂浮物影响了水质,随即拍照上报。璧山区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收到该信息后,立即转派给大陆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去处理。23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刘珍凤在对漂浮物进行清理后,将相关情况上传至该系统。
该系统上可看到,璧山区的电子地图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监测点,随机点开一个监测点,就能看到该点不同时段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含量等指标。“目前,我们系统共收到415条反映问题的上报信息,其中311条已经及时处理,余下的正在处理中。”该系统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我区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目前,依托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我们会定期公布各乡镇、街道内河流出境断面的水质状况,并将相关指标纳入考核,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效果。”胡声权说。(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7期)
- 上一篇:棉花滴灌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高产的同时又能高收入,农民要了解 4/13
- 下一篇:河北衡水: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赋能 4/6